“排水沟修成后,要统一修复路面,保障村民出行安全。”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昌化镇白牛村青年党员、后备干部郎绍军正忙着讨论村里3公里道路提升改造项目。
通过“镇聘村用”到村工作后,大学毕业的郎绍军变身“小管家”,每天进村入户,积极参与便民项目推进、养老助餐等工作。
在杭州市临安区,和郎绍军一样扎根基层的年轻人还有很多。在锦南街道横岭村,80后农场主厉琳在经营农场时,帮着周边村民出售毛笋、土鸡蛋等农产品,带动邻里乡亲致富。前不久,她成为一名共产党员,并被吸纳为横岭村的后备干部。
近年来,杭州市临安区始终把选优育强村级后备力量作为抓党建、促乡村振兴重要举措,深入实施“天目星光”工程,通过拓宽来源渠道、完善培育体系、加强政策激励等措施,健全“选育管用爱”全链条管理,培育了一支能干事、肯干事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。
在吸引人才方面,当地加大从在外优秀人才、新农人、退役军人、回乡大学生等群体中选拔后备干部力度,夯实产业基础“吸引一批”,逐村走访排摸“发现一批”,镇聘村用“招录一批”,累计储备村级主职后备人才543人,着力破解村级干部老龄化等问题。
为提高村干部整体素质,杭州市临安区健全村级后备力量培育机制,配备导师,在工作、生活和学习上对后备干部加强帮助;组织跟班实训,每年组织优秀后备干部到先进地区开展跟班实训开拓视野,提升实践能力;搭建实践锻炼平台,引导后备干部参与到乡村振兴、基层治理等重点工作。目前村级后备干部已累计参与镇村民生重点项目310余个。
在健全村级后备力量管理体系方面,当地通过区镇联动搭建“临里锋行”党员联户、“破难一件事”等平台,将后备力量“用起来”;坚持定期研判和动态调整相结合,推行积分管理,实行村级后备人才首位使用制,健全退出机制,实现后备力量进退有序,累计推动100余名后备人才进村两委班子。
一系列举措,让越来越多优秀后备干部走进群众家门,助力群众破难解难。目前,当地后备人才通过党员联户机制,走访群众5000余次,帮助群众破解难题300余个。 (记者 张晓雨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