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华网杭州9月16日电 一组小小的空调零部件,嵌入蓬勃发展的新能源产业,带动当地汽车空调产业实现新的发展,这个故事正在山中小城浙江龙泉发生。
情起“山海”而至深,优化产业而致远
近期,龙泉与吉利汽车集团合作的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等项目正式签约,能够吸引到吉利的落地,同当地政府和企业在汽车空调产业上的几十年磨一剑不无关系。
1974年,龙泉农机修配五金厂起步;随着山海协作工程推进,2018年,和宁波前湾新区“结对”,与吉利汽车集团、吉利汽车研究院合作交流也不断深化。如今,龙泉拥有汽车空调生产企业200余家,产品有200余个系列、6000多种型号,涵盖压缩机、冷凝器、膨胀阀等汽车空调的所有零部件,销往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。据悉,当地汽车空调产业2022年产值近100亿元。
凭借这些基础,汽车空调产业成为龙泉的一张“名片”。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表示:“吉利相关项目落户龙泉,既是战略决策,也是最佳选择。”
在浙江龙泉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周光洪看来,龙泉借吉利技术、品牌优势,乘新能源汽车东风,有望为当地汽车空调产业的转型升级带来更多利好,为产业“施展拳脚”开拓更广阔天地。
当地企业浙江毅立汽车空调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忠毅也认为,吉利项目的入驻,能够增强企业协同创新能力和关键零部件制造能力,进而推进当地产业升级。
汽配企业借“智”发力,助力转型出谋划策
一台台机器人自动识别配件型号、一条条机械臂有条不紊地装配作业、一组组自动货运车不停穿梭……位于龙泉经济开发区的三田汽车空调压缩机有限公司未来工厂内,目之所及都是智能机器作业的场景 。
公司品质副总经理王红彬说,企业积极推进“未来工厂”,已探索研发国际领先的汽车压缩机加工核心技术,推动产品生产效率提高 30.22%、能源利用率提高12.92%、运营成本降低17.38%、产品研制周期缩短35.09%,生产效能大大提高。
工信部第三批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、工信部第三批专精特新“重点小巨人”企业、浙江省未来工厂……三田以新能源智能制造为发展重心,持续推进智能制造布局、开发、研制,成为龙泉产业智能升级转型的典型案例。
三田汽车空调压缩机有限公司智能化车间。新华网发
近年来,龙泉提出打造汽车空调零部件超百亿产业的目标,依托汽车零部件产业集成,紧盯新能源产业链,积极推进汽车零部件企业改“智”,陆续出台《龙泉市汽配产业链提升方案》等一系列政策。
截至2023年7月,龙泉累计实施130余个智能化技术改造项目,建成省级“产业大脑”1个、省级未来工厂1家、数字化车间/智能工厂3家、丽水市“未来工厂”培育企业1家,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.8%,科技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1.7%。
快速发展离不开创新驱动。为扩大企业科技创新提供全链条一站式公共服务,龙泉设立汽车空调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,开发汽车零部件产业专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,所提供的产品检测报告获得了50多个国家的认可,成为主导产业发展的“创新之核”。
多措并举筑巢引凤,筑牢发展坚实后盾
在浙江大学龙泉创新中心、龙泉产业创新研究院的大楼里,总能看见浙江大学能源与动力实验中心副主任、浙江大学龙泉创新中心主任、龙泉产业创新研究院院长熊树生。他已扎根山区10多年了——2009年龙泉“牵手”浙江大学,熊树生来到龙泉帮扶当地产业转型升级。“龙泉检验中心硬件条件好,而且这里有完善的产业链,产品品类齐全,实验中相应的零配件短缺能快速解决。”熊树生说。
“随着新能源汽车、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,浙江大学龙泉创新中心的目标定位也调整为中国汽车空调智造基地、国际汽车空调集散地、新能源汽车空调研发高地,龙泉与吉利的合作也能吸引更多人才加入我们的团队。”熊树生说。
浙江大学龙泉创新中心。新华网发
栽下梧桐树,引得凤凰来。近年来,龙泉通过“人才飞地”引才、校地平台引才、短期聘用引才等一系列政策,吸引“候鸟型”人才来龙泉创业创新,为当地经济发展带来有力保障;先后建成了浙江大学龙泉创新中心、浙江农林大学龙泉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等6个创新载体;依托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,与国内外94家科研院校(所)开展产学研合作,签约入驻工程师团队33个,集聚了来自浙江大学、天津中汽研及汽车空调企业的265名工程师。
为了吸引在外青年人才返乡就业创业,龙泉出台“青创政策十二条”等政策,推出“青创贷”“新生贷”等普惠金融产品,建成一批小微园、青创园、人才公寓等,做优“人才安居”“人才成家”“人才成长”“政治吸纳”四大工程。
今年1-6月,龙泉累计引进高校毕业生8903余人,新增创业青年200余人,带动青年就业800余人,累计发放创业补贴26万元,创业担保贷款830万元,贷款贴息77万元。
监制:翁璟
策划:马江
采写/设计:汪菁璐
核校:宋越
供图:龙泉市委宣传部